• 从20年到7年 ThinkPad的变与不变
       发布日期:  2012-8-09


    北卡罗莱纳州罗利郊外的联想配送中心,担负着ThinkPad近一半的周转和个性化定制

     


    联想集团ThinkPad笔记本电脑研发副总裁内藤在正  

     

      20年,对于一个消费电子品牌而言,似乎是那么久远。尤其对于技术更新频繁的个人电脑界而言,康柏、DEC、Gatcway等老牌电脑制造商都已经渐渐消 逝,老而弥坚,ThinkPad成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还走到今日的老品牌。并且在并入联想集团的7年时间里,ThinkPad越来越多地融入新鲜血液,在 x300和xl Carbon这样的明星级产品设计之外,ThinkPad正在准备迎接windows 8带来的新变化。

     

      “昨天苹果WWDC开发者大会上展示的Macbook Pro,引入了之前iPad上采用的Retina屏幕,带来了2880×1800的超高清分辨率,这是否是对ThinkPad的一项空前挑战?”6月12 日位于横滨的大和实验室,面对被拥趸为“ThinkPad之父”的联想集团ThinkPad笔记本电脑研发副总裁内藤在正,如此开门见山地提问道。内藤在 正并没有回避苹果Macbook Pro对于ThinkPad,乃至整个个人电脑生态的挑战,他回答道:“苹果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一直在尝试新事物,他们其实一直希望给客户传达新的理念。但 要看到,苹果电脑依旧是消费产品,

     

      更多是针对个人用户的,而ThinkPad真正侧重于商业客户,我们尝试新东西要更多顾及客户反馈,耐用性和高效率才是ThinkPad的特长。苹果的产 品更注重娱乐功能,所以从设计理念上就有很多天然的不同,而近似的相同点在于,苹果和ThinkPad都一直在坚持设计品质,这是今日消费电子界越来越弥 足珍贵的东西。”

     

      事实上,回望整个消费电子界,ThinkPad也好,苹果Macbook也罢,甚至索尼Vai0和戴尔的Alienware,真正能够长久坚持独立设计和 工程研发,而没有屈从于代工制造和硬件模块化成本因素的老牌制造商,正在变得稀有。正如提康德罗加证券分析师布莱恩.怀特(Brian White)在去年讨论惠普出售个人电脑业务时所谈及的那样:“信息设备的全球格局正在彻底分化,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让传统电脑生意变得更偏向于个人消 费,而以往惠普所依赖的商用电脑空间,则持续受到戴尔和ThinkPad的蚕食,惠普的根基还是在于商用领域。消费类电脑市场也在分化,一面是苹果 Macbook Air、联想ThinkPad和戴尔XPS为主导的高端设计品牌,另一面则是宏基Aspire和东芝Portege所代表的大众化品牌。”

     

      就在6月11日WWDC开发者大会之前,苹果悄悄申请了两项设计专利,专利内容直指Macbook Air的特色外观,从铰链结构到楔形外观结构,很显然苹果试图通过外观专利的方式,阻挡越来越多以Macbook Air为假想敌的超极本。之所以造成苹果对超极本类似设计的警惕,很大程度在于目前全球0EM代工制造背景下,越来越多的个人电脑制造商选择更为简单的 0DM委托设计生产模式,同质化正在成为个人电脑界无法逃避的问题。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,坚持独立设计和工程特色的ThinkPad,可以获取高于一般 电脑制造商的平均利润率。

     

      对于整个联想集团而言,ThinkPad所带来的不仅是全球高端品牌和利润率上的优化,更在于ThinkPad面对美国罗利和日本大和实验室的开发运营团 队,为整个联想集团真正带来的全球化视野。“我觉得联想的加入使ThinkPad更像ThinkPad。在IBM时代ThinkPad很多时候还要迎合 IBM的设计调整要求,以满足IBM一些专业领域的大客户需求,而现在联想只会根据消费市场的潮流提出想法,这样我们设计团队更能专注于研发,好让 ThinkPad更像ThinkPad,顺利完成这场商业迁徙所带来的影响。”这是2006年内藤在正接受《三联生活周刊》采访时的表达,当时他还在为并 入联想的日本大和实验室争取更多话语权,而现在内藤在正更在意如何将ThinkPad的工程精髓和人文传承,引入到联想全球更多的开发团队去。正如联想集 团高级副总裁彼得·霍坦休斯(Peter D.Hortensius)在采访中说到的那样:“原来ThmkPad团队很多的高管现在正在轮岗到联想的方方面面,包括供应链体系和产品研发体系等,来 自中国的管理层也在ThinkPad不同组织担当重要职位。大家会发现很多原来ThinkPad的工程师正在开发IdeaPad,反过来也有 IdeaPad的工程师参与ThinkPad,这种融合状态已经深入到联想集团的方方面面。ThinkPad在过去20年,以及在最近并入联想集团的7年 时间里,一直在尝试自我突破,引入了很多以往不会有的消费化色彩,但并不代表我们改变了ThinkPad的基因,外表的变化并未改变ThinkPad内心 对于高效可靠的商业工具的追求。”

     

      而与2007年ThinkPad庆祝创立15周年时,ThinkPad还刚刚走出从IBM到联想的过渡期不同,即将步入20周年,ThinkPad将迎来 一次整个电脑生态性的大变化。微软毫不犹豫地彻底改良Windows,在Windows 8上放弃传统的视窗界面,改用更为适应手指触控的Metro界面,已经昭示了平板化趋势在2012年末的势在必行。另一个暗示这种趋势的参考指标来自市场 分析机构的数据研究,18%、l3.4%和ll.6%,在数据机构IDC的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排名中,惠普、联想和宏基依次顺位排 列。但IDC的统计并没有将iPad等平板电脑计算在内,而参照调研公司Asymco的2012年第一季度分析报告显示,整个Windows系统的个人电 脑阵营只占出货量的78%,苹果Mac电脑占掉了3.7%,反倒是iPad出乎预料地已经悄悄占据了11%的份额。如此算来,苹果以l4.6%的份额成了 全球最大计算机厂商,错失平板电脑商机的惠普也只能以14.1%屈居第二,联想则被相应稀释到了l0.7%。也正是为了准备应对这种趋势,联想集团董事局 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2012至2013财年的誓师大会上,提出了后个人电脑时代的PC+定义。这无疑为ThinkPad的未来走向,提出了新的要 求。

     

      毕竟ThinkPad在设计和工程上独有王牌,从TrackPoint小红点控制器到钛合金复合碳纤维,大多源头可以追溯到IBM时代的技术遗产,面对触 摸屏幕和平板化的趋势,ThinkPad团队在引领联想集团高端产品的同时,必须实现产品设计基础层面的一次自我进化。针对在迎来20周年时的这次 ThinkPad技术演变必然,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彼得·霍坦休斯解释道:“为什么联想要提出PC+的概念呢?实际上,我们已经看到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对于传统个人电脑的渗透,个人电脑作为信息生产工具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,但是信息消费工具却呈现爆炸性变化,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智能电视,未来是多产品 形态的未来。去年我们已经尝试性地生产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ThinkPad平板电脑,而Windows 8的触控操作界面,让我们很兴奋,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,不光能把ThinkPad传统键盘笔记本电脑结构发挥到新的高度,更有空间设计出双模或多模式的 新产品。屏幕和键盘结构上的分离折叠是一个明朗的趋势,我们需要累积用户对哪种新结构更习惯,并且在不同环境下更快锁定哪种新结构更易被适应。”

     

    来源:三联生活周刊